
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也可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,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内,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。
主要症状表现为:高热、咽痛、咳嗽、畏寒、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,全身乏力、鼻塞,少数患者可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,其次为隐性感染者,发病前1天到发病后2天排毒量最大。

由新冠病毒引起,全年均可发病,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。可通过飞沫传播、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,以发热、乏力、咽痛为主要表现,部分轻症新冠感染者可能临床表现较轻,甚至呈现无症状感染者的状态。
每年10月到次年3月,为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,俗称“冬季呕吐病”,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以腹泻居多,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短,通常为24-48小时,最短12小时,传染性强、耐受性强、容易变异、传染迅速、感染途径多,并且抵抗力强,能耐低温、耐酸,不容易杀灭。

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依赖人类即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,并在一定的条件下,传染给人的疾病。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包括鼠疫、布鲁氏菌病、炭疽、肾综合征出血热、森林脑炎、蜱传回归热、钩端螺旋体病、乙型脑炎、狂犬病等。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。如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以南曾广泛流行,长江以北则未见此病,这是因为北方干燥、寒冷,不适合钉螺生长繁殖所致。由于交通便利假期出游很容易不知不觉地中招。
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,尤其要注意头部避免吹风,注意脚部保暖,适时增减衣服。
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最好有阳光射进室内,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。

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、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,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,传染给健康人,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。
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,还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,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,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。

健康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。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、豆制品,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,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,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。
早睡早起,按时规律作息,不熬夜,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,对抗疾病。

返岗、返校后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,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流感样症状,请注意休息,如症状加重及时就医服药,不建议带病上班上学。就医过程中应当积极回忆行动轨迹,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。
来源:昌平区疾控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