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部直通车

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介绍

发布时间:2025.02.25

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(专业代码:550103)
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与创新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与改造、工艺设计、技术实践能力,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,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文化艺术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、数字内容服务等行业,艺术创意设计专业人员 (平面设计师、文创产品设计师、UI界面设计师)、数字媒体合成专业人员 (视频剪辑师、后期特效师)、动漫设计专业人员 (三维模型设计师、材质渲染师、三维动画师)等职业能够从事数字媒体素材采集与内容制作、三维模型与动画制作、影视后期制作、交互设计、互联网产品开发、文创产品制作,以及相关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端技能人才。

培养目标


二、专业优势

1. 政策扶持明确,产业发展前景广阔

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,北京市2023年发布《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》,对数字媒体技术应用、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领域给予专项补贴,专业紧密对接政策支持的数字内容制作类、文化宣传类、新媒体传播类等岗位。

2. 人才需求旺盛,就业方向精准匹配

北京市数字创意产业年均增长率超12%,2024年企业调研显示:平面视觉设计类岗位需求占比约45%,三维可视化岗位需求增长最快,年增长约23%,影视后期岗位缺口达8.2万人,数字媒体行业呈现出繁荣景象,带来就业蓝海。

3、课程对接岗位,实战能力系统培养

专业课程+实战演练的授课模式,将专业知识技能与设计类比赛、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,综合培训学生平面设计技能、三维建模及渲染技能,以及影视后期制作与剪辑技能。

专业课程+实战演练成果

三、课程介绍

本专业课程主要面向三大方向。数字媒体平面艺术设计方向,设有平面图像处理与制作(PS)、UI 设计、VI 设计、文创产品设计课程;数字合成方向,有摄影与摄像基础、数字媒体运营、音视频媒体采编、影视后期制作及特效课程;动漫设计制作方向,涵盖动漫人物制作、模型制作及特效(maya)、数字建模制作、三维动画制作(3Dmax)课程 。

课程体系

本专业开展特色教学活动,立足北京市和昌平区,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,带领学生实地考察,将古建筑、传统民俗等文化元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,开展文创产品设计、视频采集与制作、UI设计与交互展示等实践课程。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数字技术,将传统文化以新颖的形式呈现,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,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。

学生课程实践作品

本专业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多次参加设计比赛,曾在圆明园文创设计大赛、“丝路之星”国际创意大赛中获奖

学生获奖作品

学生比赛获奖证书

四、专升本情况

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对接专升本学校为北京联合大学,截至目前,专升本率连续两年达到百分之百。

北京联合大学

五、职业技能等级考核

我系与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交流合作,承办“1+X”数字艺术创作等级试点院校,学生可考取“1+X”数字艺术创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,包括平面与创意美术方向和数字影视后期方向,截至目前,本专业的“1+X”技能考核通过率为百分之百。

学生获得1+X数字艺术创作等级证书

六、就业情况

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立足区域数字经济,以文化创意产业,影视传媒行业为主要阵地,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。毕业后可在互联网、广告/文化传媒、影视制作、游戏动漫等企业,及事业单位文职等岗位工作。从事数字媒体运营数字媒体剪辑、平面设计、界面UI设计、影视后期特效、品牌文创产品设计、数字三维建模等工作。目前毕业生所在企业有北京陶乐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点路教育有限公司、北京博鸣远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。

本专业职位发展分析表

七、访企活动

本专业教师积极与行业企业交流合作,分别与首钢工学院计算机与媒体艺术学院、北京亿和影视制作有限公司、华视风行有限公司等企业交流合作,积极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。

我系教师与各企业交流合作


联系方式:杨老师 130513338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