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系部:
为了贯彻落实昌平区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《关于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赋能教学主题系列研训活动的通知》,培养我院教师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和数字化技术赋能的意识,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和数字化教学能力,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,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,相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活动目的
1.培养教师运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赋能教学的意识;
2.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教学的能力;
3.促进教育优化课堂教学、提升职成教育教学质量。
二、活动内容
1.人工智能工具使用专题培训;
2.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赋能教学主题教学设计稿评选;
3.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赋能教学主题教学设计(说课)比赛;
4.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赋能教学主题研究课。
三、具体安排
(一)组织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赋能教学主题教学设计文稿评选
1.参与范围:2025年上半年任课的全体教师(含兼课教师);
2.参与形式:全体教师报名参加,鼓励兼课教师参加,教师提交教学设计文稿,由系部组织初选,并按比例上报,由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评选后,推荐参加区级评选。
3.名额分配:各部门按照名额分配进行推荐,具体名额分配见下表:
部门名称 |
路桥系 |
汽车系 |
管理系 |
城轨系 |
基础部 |
名额数 |
10 |
7 |
3 |
5 |
5 |
4.内容要求:教学设计文稿教学容量要求是1-2节课,突出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在教学中的应用,文本规范。
5.时间安排:请各系部按照分配名额,将推荐的教学设计打包,于3月15日前以系部为单位发送至邮箱(keyanjiaoda@126.com)。
(二)开展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赋能教学主题教学设计(说课)比赛
1.教务处将于3月20日前完成院级教学设计文稿评选,择优推荐给昌平区职成教研室,由昌平区职成教研室公布参加说课比赛名单。
2.组织我院教师参加昌平区比赛时间初步拟定在5月13-14日,比赛地点在昌平区成人教育中心。
3.参赛要求有PPT、脱稿,不能脱稿的不获奖。
4.本次比赛设置一、二等奖,其中一等奖占20%,二等奖占40%,获奖比例会根据比赛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
5.比赛由成人教育中心承办。成人教育中心负责比赛场地准备、午餐和评委劳务。其中比赛场地准备包括音响、背景、照相、桌椅、桌签、倒计时器以及全程录像等。
四、工作要求
1.各系部加强宣传,鼓励本部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;
2.以公开、公正、公平的原则做好本部门的初选与推荐工作;
3.各系部要关注、指导参赛教师的PPT和教学设计的完善,配合教师协调工作,确保教师顺利参赛;提醒进入说课比赛环节的教师,注意参赛时的着装、仪表,充分展示职成教师的精神面貌与风采;
4.做好主题研究课的组织工作。协助上课教师做好研究课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听评课的相关准备工作;
5.每个活动后及时进行复盘,做好总结与反思工作。
其他未尽事宜
请咨询教学科,联系人李老师,电话:80108542
特此通知.
附件1: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赋能教学主题教学设计(说课)比赛评分标准
附件2:教学设计中运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资源汇总表
yl永利集团304am
教务处
2025年3月4日
附件1: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赋能教学主题教学设计(说课)比赛评分标准
评价项 |
具体评价内容 |
权重 |
得分 |
设计理念 (5分) |
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,恰当运用翻转课堂、行动导向、混合式学习等先进教学理念,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; |
3 |
|
具有较强的数字化意识,设计中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资源。 |
2 |
|
教学分析 (5分) |
教学内容分析清晰,内容选取及教学容量科学、合理,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; |
3 |
|
全面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,客观、实际地分析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优、劣势,并使之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。 |
2 |
|
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(10分) |
三维目标清晰、表述准确,符合学生实际,层次分明; |
5 |
|
重难点的确定符合本节知识结构和学生学习实际,有突出与突破的措施和方法 |
3 |
|
思政点清晰,符合学生实际,融入恰当。 |
2 |
|
教学方法与 策略手段 (5分) |
教法与学法的选用符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,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,突出“学中做、做中学”,效果较好; |
2 |
|
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能够支撑教学活动,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;充分、恰当、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平台、资源与技术。 |
3 |
|
教学过程 (45分) |
教学过程完整,教学环节过度自然、流畅; |
5 |
|
教学思路清晰,师生活动充分,教学组织有序; |
5 |
|
教学内容安排科学、合理,层次清晰; |
5 |
|
教学活动充分,设计意图清晰明确; |
5 |
|
教学资源丰富,运用贴切、适当; |
5 |
|
教学理念和思政点在教学中落实恰当、有效; |
5 |
|
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、拓展和延伸; |
5 |
|
熟练、有效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,优化课堂教学。 |
10 |
|
教学评价 (5分) |
评价方式方法科学、合理,符合教学内容、教学形式和学生实际; |
2 |
|
评价内容围绕本节知识点,能够有效检测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; |
2 |
|
有效运用数据智能分析,探索数字化教学评价。 |
1 |
|
教学创新 或反思 (5分) |
特色与创新,立意新颖、构思独特、设计巧妙,技术领先,有借鉴、学习和推广价值; |
5 |
|
教学反思,客观、实际,分析清晰准确,有针对问题与不足的改进措施。 |
整体效果 (10分) |
教师语言规范、思路清晰、表达流畅,仪表端庄; |
2 |
|
数字化教学意识较强,数字化教学平台、资源、技术运用熟练; |
3 |
|
整体设计清晰,数字化特征明显,教学目标达成有效,教学效果显著。 |
5 |
|
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运用(10分) |
教学设计中运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赋能教学的意识较强; |
3 |
|
教学过程中恰当、有效运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,优化课堂教学; |
3 |
|
人工智能工具和数字化技术使用熟练,效果较好,达到预期目的。 |
4 |
|
合计总分 |
100 |
|
附件2:运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资源汇总表(附教学设计后)
序号 |
资源类别/ 人工智能工具 |
资源名称/ 内容/功能 |
使用环节 |
使用意图 |
1 |
平台 |
智慧职教 |
新知学习 |
强化理解 |
2 |
微课 |
三只小猪 |
导入 |
激发兴趣 |
3 |
豆包 |
对话功能 |
课前预习环节 |
预习新知 |
|
|
|
|
|
|
|
|
|
|
(备注:可自行加行)